消費者不能成洋快餐“腦殘粉”
消費者不能成為洋快餐的“腦殘粉”。無論洋品牌還是民族企業(yè),都必須遵守法規(guī),以質量贏得消費者信賴。任何企業(yè)發(fā)生質量問題,都必須受到譴責與懲罰。
麥當勞、肯德基等洋快餐的供應商福喜公司使用過期肉問題被曝光后,上海相關部門查明,該公司涉嫌有組織實施違法生產經營行為。目前,警方已對5名涉案人員采取了刑拘。
問題曝光了,問題產品流向也基本搞清楚了,按理說,消費者應對這種缺德、違法行為有所警醒。但據記者探訪,在北京一些麥當勞餐廳,上海地區(qū)下架的麥樂雞仍有銷售,其客流量也并未因為曝光食品安全隱患而明顯減少。其他地方,似乎也是這樣。
明知道這些洋快餐出現食品安全問題,消費者仍趨之若鶩,這無論放在哪兒,都是一件讓人納悶的事。讓人大跌眼鏡的是,網上竟有人撰文表示要“感謝并支持洋快餐”,其理由之一是,麥當勞、肯德基也是受害者。這種“痛并快樂著”的心態(tài),究竟說明了什么?
在這一事件中,麥當勞、肯德基等洋快餐看似受害者,其實不然。任何企業(yè)都要為自身產品負責,而要做到這點,必須從原材料供應開始抓起。不言而喻,原材料好壞將決定成品的品質。福喜公司的肉制品是洋快餐食品的主料,讓問題原料流入食品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,洋快餐企業(yè)豈能獨善其身?雖說福喜坑了麥當勞,麥當勞卻也坑了消費者,難道能讓消費者找福喜算賬?
許多人仍然選擇到洋快餐店消費,其心態(tài)更值得玩味。比如有人認為,這時候去吃麥當勞、肯德基,反倒是最安全的。道理看似沒錯。發(fā)生這么大的事,對于負責任的企業(yè)來講,首先必須做的就是加強各種防范措施。問題是,過期肉事件已經表明,涉事洋快餐企業(yè)在質量控制上出現了疏漏,消費者怎么知道企業(yè)在其他供應環(huán)節(jié)就沒有問題?
還有一種論調認為,洋快餐再不濟,也比國內食品安全。實際上,所謂洋快餐,在全球化時代更多指的是洋品牌,其產品則大多已實現本土化生產了。如上海福喜公司雖然是一家外企,但其加工的肉類來源就是在中國國內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洋快餐發(fā)生質量問題已毋庸置疑,這并不因其他企業(yè)是否也發(fā)生質量問題就能夠得到消解。對既定事實選擇性無視,甚至一廂情愿地為其辯護,這怎么看都是一種文化自虐行為。
消費者不能成為洋快餐的“腦殘粉”。無論洋品牌還是民族企業(yè),都必須遵守法規(guī),以質量贏得消費者信賴。任何企業(yè)發(fā)生質量問題,都必須受到譴責與懲罰。在這問題上,只關乎事實,無關乎意識形態(tài)或選邊站隊。無論是拿“保護民族企業(yè)”為擋箭牌,還是以“洋快餐也是受害者”為借口,都是在“耍流氓”,客觀上也是在扭曲事實、顛倒是非。
相關閱讀
- (2014-07-23)洋快餐品控何時趕上公關
- (2014-07-30)洋快餐變“壞”的背后
- (2014-08-05)福喜門后猜測:誰能接棒成為洋快餐的供應商?
- (2014-08-11)麥樂雞供應商換為銘基 洋快餐需公布公開供應商產品信息
- (2014-08-12)福喜涉事洋快餐不能輕松淡出 需承擔相應責任
參與評論